2021年,广东河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 以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区域经济为中心,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扶贫攻坚为主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防控金融风险、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国家以及地区重大战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宣传金融知识、开展社会公益等方面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户户通”,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
本行深化政银合作,以数字信用乡村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着力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新格局。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同时,助力乡村治理。一是积极推进“政务+金融”服务一体化模式,全面推进政务服务进网点工程,截至2021年末已开设政务专窗28个,实现营业网点全覆盖,投放智慧柜台36台,布设助农取款点30个,粤信通5113台,投入约45万元购置49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在全区各行政村(居委会)进行布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和金融服务。二是建立村银合作共建机制,推动村银党建融合,向各行政村派驻一批“金融特派员”,全面深度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协助做好乡村治理和金融宣传服务等工作,目前已派驻72名“金融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创建,推动整村授信工程,为农户经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走访农户及企业并建立服务档案2.47万户,授信评级2000户,授信金额14.2亿元。
二、做好便民惠民服务,擦亮普惠服务金招牌
本行依托品牌、渠道优势,立足服务民生,全力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的“地方百姓银行”,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一是积极投身社保医保服务,近年来累计投入近420万元,免费为14万群众办理一代、二代、三代社保卡,解决了农民群众社保卡办理难题。联合全市农商行开通网点代理医保缴费、微信公众号实时缴费等功能,方便了270万缴费群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顺利完成每年的征缴任务;二是大力推行减费让利,“不停贷、不抽贷、可续贷”普惠措施,定制优惠利率,办理无还本续贷。近三年,“三农”贷款利率年均下降0.3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年均下降1.09个百分点,减费让利近5000万元;三是建立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围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结合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LED滚动屏、网点公众宣传专区等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老百姓普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防电信诈骗、反假币、反非法集资、存款保险、关爱征信等金融知识,2021年累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约65万人次。
三、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消费者满意度。一方面,加强投诉管理,建立形式多样的投诉渠道,确保投诉渠道畅通,提高客户投诉处理质效,本年度共受理客户投诉10宗,其中有效投诉5宗,均已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我行作为会员单位参与了河源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与源城区人民法院建立的河源市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向河源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推荐了调解员,为构建非诉第三方调解机制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此外,本行为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堵截网络诈骗等案件风险,累计为住院、行动不便的特殊消费者提供上门服务60余次,成功拦截网络诈骗3起,冒名开户1起。
四、履行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一是热心奉献,在6月30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向各扶贫基金会捐赠金额累计34.67万元;组织开展2021年无偿献血公益活动,9名志愿者踊跃参与,献血量共计3000毫升。二是依法纳税,近三年年均交纳各项税费额度超9200万元,其中2021年度交纳各项税费8965.8万元,是河源市纳税大户。
五、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工作
本行创新推出的校企互助合作的金融人才培养项目——“青雁工程”,通过设计别出心裁的培养方式,如设置专业导师团队和奖学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岗位实习、开设灵活招聘通道等,探索多维融合的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行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理解关爱员工,保护员工权益,重视员工的培训发展,通过聘请专业人士指导授课、开展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提升员工办事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员工营造合适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2022年,我行将继续坚持支农支小的初心使命,积极践行“勤劳金融”,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户户通,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产品,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源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商行力量。